主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南农大实践队通过“四融合”赋能乡村儿童成长发展

发稿时间:2025-07-20    中国日报网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美美与共”实践队和“向阳而生”心理育人工作室深入潮州市凤塘镇西和学校,通过“运动强基、心理润心、自然启智、文化引航”四融合,汇聚潮州非遗文化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依托自然疗法专业技术,为54名乡村儿童量身打造了7天的沉浸式课程,探索儿童成长赋能新路径,助力他们成为“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里有爱”的新时代少年。

在运动课堂上,孩子们以“活力晨操”唤醒身体律动,在“踢毽子”活动中训练视觉-平衡-本体觉统合能力,在“橄榄球传递”游戏中锻炼团队协作,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长处,如何凝聚团队力量共同前行。

在心理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自由绘画表达内心世界,画笔与色彩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安全、直观的方式,描绘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与思绪。同时,实践队设计了“情绪小课堂”、“情绪大富翁”互动课堂,引导儿童学习识别、理解并逐步掌握管理自身情绪的策略;组织“守护小天使”(同伴互助支持)、“我不是完美小孩,但我无可替代”等活动,通过同伴间的赞美与积极的自我展示,有效促进孩子们自我价值的发现与肯定,显著提升了自信心。实践表明,这种融合自由绘画表达与结构化情绪互动活动的模式,能有效帮助儿童释放情绪压力,增强群体归属感与团队凝聚力。活动期间,实践队始终以温和、接纳的态度,为孩子们提供充满关怀与理解的“陪伴式”心理支持。

在“自然课堂”中,实践队带领孩子们认识当地的特色动植物,建立与自然的初步联结;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联想和艺术创作,赋予植物人格化形象,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植物性格”与“故事”,完成独特的“植物自画像”;融入潮州方言元素,鼓励孩子们用方言生动讲述植物的特征、习性和当地的民俗文化,在互动分享中有效强化对方言这一文化载体的感知与运用能力;在“植物拓印”体验中讲授如何运用拓印技艺将叶脉等自然纹理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印记。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精心设计,构建了沉浸式自然疗愈体验。孩子们在亲近自然、激发创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知、理解并传承本土文化,实现身心的疗愈与成长。

据悉,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公益未来•露露乐蒙青少年赋能计划”的支持下,队伍已陆续在潮州、江门、惠州、清远四地开展乡村儿童支教活动,该活动结合学院学科特点,结合自然疗愈为乡村儿童赋能。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深化“运动+心理+自然+文化”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式,联动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为乡村孩子搭建更多发展的成长平台,共谱城乡携手、共育未来的温暖和弦。

免责声明:内容源于网络转载,本站对内容真实性不负法律责任,请自行甄别。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排行
热 图